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2.专业代码:720201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全日制3年。凡在3年基本修业年限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或因休学等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允许延期完成学业,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面向一览表
(代码) A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B | 对应行业 (代码) C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D | 主要技术领域举例 E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F |
医药卫生类 (72) | 护理类(7202) | 卫生 85
|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科护士(2-05-08-03) 外科护士(2-05-08-04) 社区护士(2-05-08-05) 助产士(2-05-08-06) 口腔科护士(2-05-08-07) 妇产科护士(2-05-08-08)
|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 执业证书: 护士执业证书
1+X证书: 母婴护理 |
(二)职业资格证书
表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建议等级 |
1 |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 湖南省职业院校职业能力考试委员会 | 三级及以上 |
2 |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 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二乙及以上 |
3 |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 湖南省职业院校职业能力考试委员会 | 三级及以上 |
4 |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全国高端职业能力认证中心 | 四级及以上 |
5 |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全国高端职业能力认证中心 | 四级及以上 |
6 | 育婴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全国高端职业能力认证中心 | 四级及以上 |
7 | 护士职业资格证书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初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有“勤学好思”的求学精神、“励志笃行”的专业品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行业的护理职业群(或技术领域),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Q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Q2:关爱生命,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热爱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Q3: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Q4: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Q5:尊重他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的观念。
Q6:树立在执业活动中保护隐私、尊重人格和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
Q7: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循证实践、善于修正自己或他人的错误,具备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Q8: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救死护伤的职责。
2.知识
K1:掌握护理专业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
K2: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理论和基本知识。
K3: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知识。
K4: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
K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
K6: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K8: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理念。
3.能力
A1:具有基础护理和临床专科护理的操作能力。
A2: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A3: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A4: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A5:具有对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A6: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A7: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A8: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A9: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A10: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一共设置7个模块,共计3659学时,202.5学分。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门) | 学分小计 |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
1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16 | 72 | 语文、数学、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公共艺术、历史、化学、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
2 | 公共基础限选修课 | 6 | 6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国家安全教育(政治拓展模块)、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拓展模块)、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技术拓展模块)、信息安全保护(信息技术拓展模块) |
3 |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 5 | 8 | 歌唱、舞蹈、影视、社会责任、绿色环保 |
4 | 专业基础课程 | 4 | 12 |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
5 | 专业核心课程 | 6 | 30 | 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
6 | 专业拓展课程 | 5 | 6 | 护理学导论、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
7 | 集中实践课程 | 5 | 64.5 | 社会实践、认知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教育 |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素质目标】帮助中职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中职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立场;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1.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实际设计自己的理论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形式。 2.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有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演讲、时事评论、故事会、小品制作和演出、经典读书会、红色旅游以及资料搜集和展示等等。 3.教学不仅要突出理论特色更要注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建设社会,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4.除了课堂教学外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勤动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多结合学生实际分配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意识。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中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 1.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 2.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3.挫折心理与情绪调节; 4.学生学习心理; 5.学生人际交往与恋爱心理; 6.学生网络心理与调试。 | 1.激发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2.以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职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问题讨论、知识讲述、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及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
3 | 哲学与人生 | 【素质目标】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能力目标】提高中职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素质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自觉践行礼仪规范,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4.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7.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8.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9.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0.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1.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1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
5 | 语文 | 【素质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语文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注重优秀文化的积累和熏陶,拓宽文化视野。 【能力目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1.现代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中华经典典籍导读; 4.中国古典诗文鉴赏; 5.中国近代诗文鉴赏; 6.中国现代诗文鉴赏; 7.语言表达交流; 8.应用写作训练。 |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2.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内容的思想性,实施课程全过程育人; 3.运用视频、音频、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 4.教学在多媒体教室,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等。 5.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
6 | 数学 | 【素质目标】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着力于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职业技术所需要的数学技能,增进信息意识和计算能力。 | 1.集合、充要条件; 2.不等式、函数; 3.三角函数; 4.数列; 5.平面向量; 6.平面解析几何等; 7.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9.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 1.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 2.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案例引入教学;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
7 | 英语 | 【素质目标】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够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 1.城市与国家; 2.文化习俗; 3.环境保护 ; 4.名人; 5.气候与天气; 6.假日与节日; 7.疾病与健康; 8.工作与就业; 9.社会交际; 10.科学技术; 11.人际关系; 12.个人信息; 13.名胜古迹等。 |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
8 | 化学 |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养成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具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能主动关注、客观分析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能正确认识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关系,形成节约、环保、安全的行动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知识目标】 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知道化学变化通常伴有能量变化;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建立化学平衡思想;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理解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同时也是变化的;掌握观察化学反应现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依据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辨识;能从微观结构探析物质的多样性,能使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宏观现象并解释其原因;能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分析化学反应现象,认识反应的特征、规律和本质;能运用化学变化及其规律解决物质鉴别和分类等问题;能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准确地描述反应现象;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学会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利用探究结果形成合理的结论。 | 1.基础模块 本模块由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溶液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常见生物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六个主题组成。主题一原子结构与化学键;主题二化学反应及其规律;主题三溶液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主题四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五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六常见生物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拓展模块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以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遵循化学教育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评价方式: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采用主体多元、目标多维、方法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9 | 体育与 健康 | 【素质目标】形成健康的行为 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 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 1.田径; 2.体操; 3.球类; 4.武术; 5.气排球; 6.篮球; 7.羽毛球; 8.乒乓球; 9.体育保健。 | 1.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采用“研究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的方法组织教学。 |
10 | 信息技术 |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1.计算机基本应用; 2.Word文档制作; 3.Word长文档制作; 4.Excel表格处理; 5.Excel高级图表; 6.数据统计分析; 7.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8.Office联合办公; 9.信息检索; 10.简单图像处理。 |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施全方位育人; 2.以任务驱动,情境式案例教学,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作品、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
11 | 公共艺术 | 【素质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 【能力目标】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 1.音乐鉴赏与实践; 2.美术鉴赏与实践; |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 3.遵循身心发展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4.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
12 | 历史 | 【素质目标】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生,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 【知识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与现象;了解历史时序,了解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4.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5.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6.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 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0.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迈进新世纪。 |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话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
13 | 职业素养 |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 【知识目标】掌握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及基本框架、工作的意义;理解职场价值观要求。掌握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沟通的基本理论、方式、方法及作用。熟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体验、知行、慎独的含义;职业礼仪的重要性、内容;团队构成基本要素、团队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情绪的功能、情商在成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与职业通用能力及试礼仪的方法和技巧。
| 1.职业价值观 2.职场道德 3.职场礼仪 4.职场沟通 5.职场协作 6.时间管理 7.情绪管理 |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采用活动体验式、情景式,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成学生学会工作的教育目标。 3.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考核方式进行 |
14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素质目标】培养爱国、爱校、爱集体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坚强、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 【知识目标】了解学校及各学校的基本情况、熟悉校园环境,掌握职高学习和职高生活的基本规律;通过入学教育,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能力目标】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服从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学习的认知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的能力。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 1.纪律教育; 2.专业教育; 3.礼仪讲座; 4.国防讲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6.国学讲座; 7.法律讲座; 8.心理讲座; 9.安全教育; 10.正步的行进与立定 步伐变换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1.队列、方队的展示练习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 1.入学教育旨在引导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系部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新的学习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为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军事训练旨在使学生在军事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15 | 安全教育 | 【素质目标】中职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 【知识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了解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 1.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2.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3.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4.社会实践与求职安全; 5.心理安全; 6.文化安全; 7.高中学生危机事件应对; 8.网络安全; 9.学校稳定。 | 1.课堂教学可采用教师、同学联合讲课和教师归纳小结;多媒体、视频配合;分组讨论和辩论、学习心得展示等,要利用好每篇中的“案例导入”、“安全知识”等。引导同学们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案例要有代表性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自觉性。 |
16 |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 【素质目标】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热爱劳动和生活的观念,体验自身的劳动技术能力、建立质量、效益、合作、安全、环保等现代技术意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知识目标】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 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获得从事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体脑结合,提高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 | 1.家政领域:烹饪、洗涤,家电的使 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 2.技术基础领域: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增进创造的愉悦。 3.职业引导学习领域: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 1.与自我服务劳动相结合:要求学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 2.与学校服务劳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大扫除劳动,让学生为美化校园、美化班级出力。如擦窗扫地、布置教室、植树浇花、冲洗厕所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 3.与家庭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做好父母的帮手,培养孝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4.与社会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义务劳动,如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清扫公共场所 ,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进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无比光荣的; 5.与团员党员活动相结合:利用团员党员的创造活动、劳动主题会、参观访问等进行劳动教育,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幸福,从而受到教育。 |
17 | 劳动教育 | 【知识目标】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素质目标】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 1.宣传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此外,通过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以及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或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的理念。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次,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学习内容的指标体系和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 1.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2.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切实体会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5所示。
表5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人体解剖学 | 【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的工作需要。 【知识目标】 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能规范地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会运用解剖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能力目标】 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利用所学知识, 解释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能力。 |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受器 9.神经系统
| 1.在课程中将德智全面培养始终作为中心环节,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品德高尚、具有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 2.采用电子幻灯片教学为主,配合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联合进行教学。 3.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单元测试、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4.采取理论考核+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
2 | 生理学 |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的含义,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规律,主要生理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熟悉生理学与相关学科相交叉的知识内容;了解生理学的新进展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理活动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生理功能的调节;能够理解机体正常及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为学生从事基层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1.绪论 2.细胞基本功能 3.血液生理 4.循环生理 5.呼吸生理 6.消化和吸收 7.能量代谢与体温 8.肾脏的排泄功能 9.内分泌生理 10.神经系统生理 11.感觉器官
| 1.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深入植根于教学之中,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2.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启发式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3.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即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平时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对教学进行综合评价。 |
3 | 病理学 |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掌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能够识别基本病理过程,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能够应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认识局部病变与整体发展的联系,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与特殊规律。 |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2.损伤的修复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炎症 5.免疫性疾病 6.肿瘤 7.环境和营养性疾病 8.遗传性疾病和儿童疾病 9.心血管系统疾病 10.呼吸系统疾病 11.消化系统疾病 12.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3.泌尿系统疾病 14.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5.内分泌系统疾病 16.神经系统疾病 17.感染性疾病 18.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 1. 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观念,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2. 课前引导学生预习知识,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 题启发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重在引导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3. 采取过程考核+终结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即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对教学进行综合评价。
|
4 | 药理学 | 【素质目标】 培养踏实肯干、诚实守信,知法守法的道德品质;树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职业意识;养成严谨务实、主动服务的工作作风;具有科学思维、临床判断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理解各系统药物的机理、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机能学实验基本操作;具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能进行处理的能力;具备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进行用药后护理的能力。 |
1.药物学总论: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调配操作练习、溶液浓度和剂量计算。 2.药物学各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心血管系统药理学、血液及内脏系统药理学、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3.化学治疗药物 | 1.在“时珍文化”的引领下,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每个模块。 2.采用“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4.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6所示。
表6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护理学 基础 | 【素质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诚实守信,知法守法,具有“慎独”精神的道德品质。树立热爱护理专业、爱护患者、有同情心、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的职业意识。养成吃苦耐劳、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能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并能有效地分析、解决护理问题;能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能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具备有效避免职业损伤,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 1.医院与住院环境 2.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舒适与安全 4.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5.患者的清洁护理 6.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7.患者饮食的护理 8.排泄护理 9.冷热疗法 10.药物疗法 11.药物过敏试验法 12.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13.标本采集 14.病案管理与护理相关文件记录 15.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 16.临终患者的护理 | 1.本课程以“三全育人"为理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每个章节,每项操作。实现技能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采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3.本课程内容实行“四对接”。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对接护理技能竞赛标准、对接“1+x”证书考核标准、对接创新创业大赛标准。 4.利用“院校一体”的优势,采用任务驱动法;推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方法。 5.本课程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操作考核增加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的分数权重。
|
2 | 健康评估 | 【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树立保护护理对象隐私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护患交流能力,关爱护理对象,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知识目标】 掌握身体状况评估的方法、内容、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正常参考值及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知识,熟练掌握心电图描记方法;熟悉健康史的评估方法及内容;熟悉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指征及检查前后的护理;熟悉护理病历书写格式及要求,学会正确书写护理病历;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及内容;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及发生机制,掌握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 【能力目标】 具有综合分析评估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资料及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包括恰当地运用问诊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正确运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基本方法进行全身的体格检查,并能识别常见的异常体征;能够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判断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具备初步进行护理病历的书写的能力,并对健康评估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1.健康史采集 2.常见症状评估 3.身体评估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5.实验室检查 6.机械检查 7.影像学检查 8.护理诊断 9.护理文书书写 | 1.本课程全方位全过程以“三全育人”为指导理念,将思政教育与各章课程紧密连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2.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完成相关作业与讨论。 4.在实训教学中通过精讲实操、个别指导、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5.本课程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操作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健康评估各项操作的规范程度。 |
3 | 内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具有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精神;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一丝不苟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具有与患者及家属和谐沟通的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知识目标】 掌握内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熟悉内科各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了解内科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 能正确进行内科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会运用护理程序,写出各系统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能针对不同的疾病实施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整体护理;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
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3.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4.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5.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6.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7.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8.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9.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 1.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深入融入教学实践中,发挥课程全面育人的功能。 2.课程设计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紧密贴近临床,以护理个案为基础,采取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重点关注对临床护理思维与临床决策的训练。 3.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实践。 4.课程理论知识重难点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及护理事业实际需求相衔接,操作规范性则与全国护理操作标准、职业技能竞赛相、临床护理实践相对接。 5.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融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 |
4 | 外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行为习惯、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解决临床各种常见疾病护理问题的专业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护理理论及一般疾病和特殊疾病的护理技术;掌握外科护理的原则和外科护理的方法;熟悉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相关解剖知识;了解外科护理的发展历史,相关疾病的拓展知识点。 【能力目标】 独立进行外科各种管道的护理和更换方法;学会换药操作,并能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完成外科医护配合和疾病护理工作;基本理解打结方法和缝合技术。 | 1.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护理 2.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4.心搏骤停病人的护理 5.麻醉病人的护理 6.围术期护理 7.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8.损伤病人的护理 9.肿瘤病人的护理 10.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11.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2.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13. 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14.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5.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16.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17.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18.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9.泌尿及男性生殖疾病病人的护理 20.运动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21.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护理 | 1.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疾病概述、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等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现实践技能、理论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有机结合。 2.理论知识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的衔接,操作规范性与全国护理操作标准、职业技能竞赛相对接。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广泛收集典型临床案例,采取“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强调临教结合的同时,强化外科常见疾病及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课程思政,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4.采用课堂教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教学,结合信息化课前、课堂、课后的全程参与互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的监督及全程式客观性形成性评价。 5.实践教学中应用情景再现及角色扮演等方法亲身体验。拥有多媒体教室、技能训练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场地和设备。 6. 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操作考核、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
5 | 妇产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知识和妊娠、分娩、产褥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妇女、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生理变化和护理措施;掌握高危妊娠、异位妊娠、妊娠期特有疾病、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产褥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创伤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女性内分泌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计划生育、妇产科护理损伤技术的内容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妇女进行护理评估、诊断,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能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产前检查(骨盆测量、四步触诊),对分娩前护理进行产前准备(会阴消毒、铺单);能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新生沐浴和保暖箱、蓝光台等操作;能完成妇科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 |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2.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3.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4.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5.高危妊娠管理 6.异位妊娠妇女的护理 7.妊娠特有疾病妇女的护理 8.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9.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10.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11.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12.妇科疾病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 1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上的护理 14.妇科手术、肿瘤、创伤病人的护理 15.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护理 16.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护理 17.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18.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
| 1.本课程将思政教育深入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进行全面培育,始终坚持德技并修。 2.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4.授课过程中及时融入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以及“1+X”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 5.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操作考核、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
6 | 儿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培养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的道德品质,尊重儿童及其家庭的信仰,理解儿童及其家庭的人文背景,自觉尊重儿童的人格,保护儿童及其家庭的隐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依法为儿童实施护理任务;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儿童,减轻儿童痛苦,维护儿童健康;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的护理;熟悉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儿科常见危及重症患儿的急救原则;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 能配合医师进行儿科护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
1.生长发育 2.小儿营养与喂养 3.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4.住院患儿的护理 5.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6.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7.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8.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9.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0.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1.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2.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3.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4.其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5.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16.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 1.在课程中将德智全面培养始终作为中心环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全面人才。 2.采用以项目及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导向、模拟教学、理实一体教学、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护理的掌握。 3.实训教学中通过精讲实操、个别指导、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5. 以过程考核+终结考核为基础,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融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采取方式进行评价。 |
(3)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7所示。
表7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护理学 导论 | 【素质目标】 热爱护理事业,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提高专业认同感,追求南丁格尔精神,培养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关爱生命,尊重他人,有学科发展的责任感及为公众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知识目标】 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掌握护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护理学基本工作方法,熟悉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能力目标】 能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能运用知识在护理工作中识别各种法律问题,以有效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能抓住护理学专业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 1.护理学发展及概念 2.健康与疾病 3.需要与关怀 4.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5.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6.护理程序 7.护理理论模式 8.健康教育 9.护理伦理 10.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11.护理职业生涯规划 | 1.本课程将思政教育与各章课程紧密连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全面人才。 2.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完成相关作业与讨论。 4.本门课程是考查。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出勤),期末考试80%。 |
2 | 护理技术强化训练 | 【素质目标】 在思想教育中教师要把求真、创新与奉献精神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严谨求实与创新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知识目标】 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与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用药护理,胃肠道护理,泌尿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各种注射术,输液与输血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医院感染,抢救等知识,逐渐树立整体护理观念,提高沟通交流技巧,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能力目标】 掌握铺床技术、无菌与隔离技术、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技术、鼻饲法、导尿术、各种注射术、输液与输血技术、氧气吸入疗法等技能,同时能规范地进行其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 1.铺床法 2.无菌操作 3.穿脱隔离衣 4.口腔护理 5.生命体征测量 6.鼻饲法 7.导尿术 8.大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 9.皮内、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 10.药物过敏试验 11.静脉输液 12.吸氧法 13.吸痰法 14.心肺复苏
| 1.在强化训练课程中教师要善于将临床常见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能力、观察与沟通能力等。 2.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及与每位学生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与细心,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3.本门课程是技能考试。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技能成绩80%,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
|
3 | 精神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热爱护理事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专业认同感,追求南丁格尔精神;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有学科发展的责任感及为公众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知识目标】 掌握精神科的基本症状,学会识别不同的精神症状;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整体护理程序为精神疾病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能力目标】 能运用精神科护理学知识识别不同的精神症状;提高对精神疾病病人和家属的人文关怀;能认识精神疾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产生同理心,摒弃可能存在的歧视和误解,以正确公正的态度对待精神疾病和病人。 |
1.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2.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3.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4.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5.抑郁症病人的护理 6.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7.进食障碍病人的护理 8.儿童孤独症病人的护理 | 1.本课程将思政教育与教学内容紧密连接,在“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2.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单元测试、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
4 | 急救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养、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 通过对急救护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各种危重病人的初步处理和抢救配合,并能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为今后的从事或参与急救护理工作奠基基础。 【能力目标】 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组成、管理和任务;掌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掌握急诊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熟悉院前急救的概念、任务、管理;熟悉灾难现场的医护救援;熟悉急诊科设置、工作特点及管理;了解急救护理学范畴和发展史;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及病人的各系统功能监护;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非同步电除颤术,并能在不同几句情境中正确实施;熟练掌握创伤急救技术,并能针对模拟病例正确实施救护;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操作中护理配合与术后护理;学会各项基本监护技术;学会临床常见急症急救措施。 |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2.院前急救 3.院前急救技术 4.灾难救护 5.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6.第七章急诊科护理工作 7.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8.危重症患者监护 9.常用院内急救技术 10.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11.休克患者的护理 12.多发性创伤急救与护理 13.环境及物理因素损伤 14.常见临床危象护理 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1.认识和珍爱生命,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 2.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工作的观念的工作意识,具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有学习、尝试临床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4.考核方式: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操作考核、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
5 |
社区 护理学 | 【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自觉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保护其隐私;具有良好的整体护理观念,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连续、协调的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预防为主观念,全方位做好环境保护和疾病预防工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逐步形成独立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社区护理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工作任务;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常用方法与基本技巧,以及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掌握家庭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程序与方法;掌握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与护理要点;掌握家庭访视方法与技能、新生儿与产妇家庭访视及社区康复技能;掌握社区常见慢性病、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要点;熟悉社区的概念、基本要素和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与特点;社区护士的角色、任务与工作方法;熟悉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疾病三级预防措施;社区护理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社区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熟悉社区护理评估内容和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学会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能应用所学的社区基本知识与技能,对社区人群进行护理与管理。 |
1.社区护理常见的流行病学方法与评价指标 2.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 3.社区环境与健康 4.以社区为范围的护理 5.以家庭为范围的护理 6.社区特效人群的保健与护理 7.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 8.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与护理 社区康复护理
|
1. 在课程中以“三全育人”为指导思想,将德智全面培养始终作为中心环节,充分体现立德树人,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品德高尚、具有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 2.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讨论、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4.根据学科特点、课堂提问、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综合教学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3.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8所示。
表8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社会实践 | 【素质目标】培养对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知识目标】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能力目标】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开展勤工助学,能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增加对社会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 |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 2.劳动锻炼。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3.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 2.深入工农,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3.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4.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
2 | 认知实习 | 【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专业,养成热爱学习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慎独的品行等职业素养;养成将心比心、医者仁心的护理情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识目标】熟悉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目的;熟悉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步骤;熟悉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评价要点;熟悉常见护理操作技能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见习体验和观察内容。能简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价临床教师操作与书本不同之处。能够对护士职业有进一步认识。 | 1.医院见习。每个学期由学校组织见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配置,设施设备等,以及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治疗措施。 2.直播医院工作。采取直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在手术室、ICU等学生难以进入的科室进行直播,使学生更为深入的对特殊科室护理工作有更多的认识。 3.组织讲课和分享。学期末组织一次护理小讲课,主要要求学生分享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认识,讲述所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和治疗措施以及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 |
1.学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环境以及常用的医疗物品有了一定了解。 2.学生能够对老师所讲的各类疾病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形象了解每种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3.学生熟悉部分常见疾病诊断及健康评估的方式,并能掌握常用急救方法。 4.学生对各类疾病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并悉知各类常见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
3 | 综合实训 | 【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专业,表现出自觉学习,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和认真踏实、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慎独的品行等职业素养;养成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乐于奉献的护理理念,具有同情心、爱心、关心体贴病人;具有紧密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识目标】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内在联系,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能将所学的操作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能力目标】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技巧为护理对象服务;能有意识地将科学思维方法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 1.常用生活护理技术:常用卧位、生命体征的测量、基本饮食、试验饮食、治疗饮食、口腔护理、临终心理过程、临终患者心理护理。 2.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冷疗、热疗的目的和禁忌、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鼻饲、吸痰、氧气吸入、疼痛护理。 3.常用给药护理技术:注射给药原则、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输液法、注射前准备及药物抽吸法。 4.常用成人护理技术:心电监测、外科换药、胸腔密闭式引流的护理、外科洗手及穿手术衣戴手套、体位引流血糖测定。 5.常用急救技术:海姆立克急救法、淹溺的现场救护、中暑的急救、单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 6.常用母婴护理技术:产前检查的目的及内容、阴道灌洗上药、会阴湿热敷、会阴擦洗、更换尿布法、婴儿洗浴法、婴儿抚触、温箱使用法、盆腔检查、四步触诊、妇科病史采集。 | 1.使学生能对实训技能进行概括性表述。 2.使学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提高护理实践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规范的操作、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护理技能操作。 5.能在各种实际操作中,体现护士应有的素质,具有良好的礼仪、仪表、语言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
4 | 毕业实习 | 【素质目标】培养热爱护理专业,爱岗敬业,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树立牢固的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和尊重病人。在实习中表现出勤奋,刻苦,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熟练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和常用的专科护理操作,具备对急、重、危病人进行应急处理能力,并能配合抢救。了解大手术的护理配合,胜任对中小型手术的护理配合和巡回工作。 了解病房护理管理的基本内容,熟记岗位职能,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积极完成各班护理工作。 【能力目标】熟悉并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逐步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把所学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培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的能力。 | 1.患者入院、出院的护理工作。掌握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口腔护理、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压疮预防、全范围关节运动、扶助患者更换各种卧位等操作。 2.处理医嘱和绘制三测单。正确书写以下护理文件:护理病案、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护理交班报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结合患者病情,按整体护理的要求,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护理病案。 3.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熟练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隔离技术操作。 4.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包括股静脉、颈外静脉穿刺)、皮肤过敏试验、周围静脉输液、女患者导尿、灌肠;掌握头皮静脉输液、输血、留置导尿、超声波雾化吸入法、鼻饲法等技术操作。 5.血、尿、粪、痰标本的采集。 6.观察病情、监护技能。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洗胃、吸氧、吸痰、徒手心肺复苏等抢救操作,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操作。 | 1.初来实习生或轮转接班时,负责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病区的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实习生职责等,并分配实习工作。 2.根据实习要求做好具体安排,开展实习指导,并经常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3.严格检查实习生的工作和计划完成情况,适当安排辅导课,检查实习生的劳动纪律、服务态度等。 4.实习结束时,根据有关要求由具体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写出评语。 |
5 | 毕业教育 |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学生们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 【知识目标】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学生只有“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能力目标】主要通过形势分析、个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就业理念和岗位适应能力。 | 1.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2.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3.我的人际交往 4.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 5.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结合小组研讨法和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毕业教育课程分为以上几个项目,按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价。 2.学生用座谈和讨论的方式,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炼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师只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升华。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表9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年级/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 考核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
总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公共基础 | 11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必修课 | 2 | 36 | 36 | 0 | 2*18W | 考查 | |||||
110000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必修课 | 2 | 36 | 26 | 10 | 2*18W | 考查 | |||||||
1100003 | 哲学与人生 | 必修课 | 2 | 36 | 36 | 0 | 2*18W | 考查 | |||||||
1100004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必修课 | 2 | 36 | 30 | 6 | 2*18W | 考查 | |||||||
1100005 | 语文 | 必修课 | 11 | 198 | 120 | 78 | 4*18W | 4*18W | 2*18W | 2*18W | 考试 | ||||
1100006 | 数学 | 必修课 | 8 | 144 | 120 | 24 | 2*18W | 2*18W | 2*18W | 2*18W | 考试 | ||||
1100007 | 英语 | 必修课 | 8 | 144 | 90 | 54 | 2*18W | 2*18W | 2*18W | 2*18W | 考试 | ||||
1100008 | 体育与健康 | 必修课 | 8 | 144 | 44 | 100 | 2*18W | 2*18W | 2*18W | 2*18W | 考查 | ||||
1100009 | 信息技术 | 必修课 | 8 | 144 | 44 | 100 | 3*18W | 3*18W | 2*18W | 考试 | |||||
1100010 | 公共艺术 | 必修课 | 2 | 36 | 16 | 20 | 1*18W | 1*18W | 考查 | ||||||
1100011 | 历史 | 必修课 | 4 | 72 | 72 | 0 | 2*18W | 2*18W | 考查 | ||||||
1100013 | 化学 | 必修课 | 4 | 73 | 48 | 25 | 2*18W | 2*18W | 考试 | ||||||
1100014 |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 必修课 | 3 | 60 | 10 | 50 | 2W | 考查 | |||||||
1100015 | 安全教育 | 必修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1*18W | 1*18W | 1*18W | 1*18W | * | 考查 | ||
1100016 | 劳动教育 | 必修课 | 5 | 90 | 0 | 90 | 1*18W | 1*18W | 1*18W | 1*18W | 1*18W | 考查 | |||
1100017 |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 必修课 | 1 | 18 | 0 | 18 | * | ||||||||
小计 | 71 | 1285 | 710 | 575 | |||||||||||
公共基础 | 1200003 | 国家安全教育(政治拓展模块) | 限选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1200004 | 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拓展模块) | 限选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1200005 | 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技术拓展模块) | 限选课 | 1 | 18 | 8 | 10 | 1*18W | 考查 | |||||||
1200006 | 信息安全保护(信息技术拓展模块) | 限选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1200007 | 职业素养 | 限选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120000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限选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小计 | 6 | 108 | 98 | 10 | |||||||||||
公共基础 | 1300003 | 歌唱 | 任选 | 2 | 36 | 0 | 36 | 1*18W | 1*18W | 考查 | |||||
1300004 | 舞蹈 | 任选 | 2 | 36 | 0 | 36 | |||||||||
1300005 | 影视 | 任选 | 2 | 36 | 0 | 36 | |||||||||
1300006 | 社会责任 | 任选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查 | |||||||
1300007 | 绿色环保 | 任选 | 1 | 18 | 18 | 0 | |||||||||
小计 | 8 | 144 | 36 | 108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 | 2101101 | 人体解剖学 | 必修 | 4 | 72 | 64 | 8 | 4*18W | 考试 | |||||
2101102 | 病理学 | 必修 | 3 | 54 | 48 | 6 | 3*18W | 考试 | |||||||
2101103 | 生理学 | 必修 | 3 | 54 | 50 | 4 | 3*18W | 考试 | |||||||
2101104 | 药理学 | 必修 | 2 | 36 | 32 | 4 | 2*18W | 考试 | |||||||
小计 | 12 | 216 | 194 | 22 | |||||||||||
专业 | 2101201 | 护理学基础 | 必修 | 8 | 144 | 72 | 72 | 4*18W | 4*18W | 考试 | |||||
2101202 | 健康评估 | 必修 | 4 | 72 | 64 | 8 | 4*18W | 考试 | |||||||
2101203 | 内科护理学 | 必修 | 6 | 108 | 92 | 16 | 4*18W | 2*18W | 考试 | ||||||
2101204 | 外科护理学 | 必修 | 6 | 108 | 94 | 14 | 4*18W | 2*18W | 考试 | ||||||
2101205 | 妇产科护理学 | 必修 | 3 | 54 | 46 | 8 | 3*18W | 考试 | |||||||
2101206 | 儿科护理学 | 必修 | 3 | 54 | 46 | 8 | 3*18W | 考试 | |||||||
小计 | 30 | 540 | 414 | 126 | |||||||||||
专业拓展课程 | 2301301 | 护理学导论 | 选修课 | 1 | 18 | 18 | 0 | 1*18W | 考试 | ||||||
2301302 | 社区护理学 | 选修课 | 1 | 18 | 18 | 2 | 1*18W | 考试 | |||||||
2301303 | 精神科护理学 | 选修课 | 1 | 18 | 16 | 2 | 2*9W | 考试 | |||||||
2301304 | 急救护理学 | 选修课 | 1 | 18 | 16 | 2 | 2*9W | 考试 | |||||||
2301305 | 护理技能强化训练 | 选修课 | 2 | 36 | 0 | 36 | 2*18W | 考试 | |||||||
小计 | 6 | 108 | 68 | 42 | |||||||||||
集中实践课程 | 3100401 | 社会实践 | 必修课 | 3 | 60 | 0 | 60 | 2W | 考查 | ||||||
3100405 | 认知实习 | 必修课 | 1 | 18 | 0 | 18 | 考查 | ||||||||
3100407 | 毕业实习 | 必修课 | 60 | 1080 | 0 | 1080 | * | * | 考查 | ||||||
3100404 | 毕业教育 | 必修课 | 0.5 | 10 | 10 | 0 | * | 考查 | |||||||
小计 | 64.5 | 1168 | 10 | 1158 | 34 | 36 | 31 | 25 | |||||||
总计 | 197.5 | 3569 | 1530 | 2041 |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学时与学分分配如表10所示。
表10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门数 | 学分小计 | 学时分配 | 备 注 | |
学时小计 | 占总学时比例 | ||||
公共基础课程 | 27 | 85 | 1537 | 43% | 其中选修课程360学时,占总学时 10 % |
专业(技能)课程 | 19 | 112.5 | 2032 | 56.9% | |
总学时数为3569,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数为2041,占总学时比例为57.2%。 |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表11 师资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 | 比例(%) | |
副教授及以上 | 20% | |
45% | ||
35% | ||
本科及以上 | 90% | |
专科 | 10% | |
20% | ||
60% | ||
20% | ||
60% | ||
1:11 |
2.专业带头人
张银华,护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澳留学学者、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省卫健委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理事、湖南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理事、我校护理专业带头人。多次担任省职业院校护理、养老护理技能竞赛裁判,省卫健委医院护理技能竞赛裁判。
专任教师具有中职教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等;具有扎实的护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和实施线上线下教学、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4.兼职教师
主要从三级以上医院聘请护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建立了兼职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库,所有兼职教师均通过了学校的教学能力考核。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见下表(以200学生数为基准)。
表1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与设备名称 | 套数 | 主要实训项目 |
1
|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 | 普通病床 | 21 | 1.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 2.无菌技术操作 3.隔离技术 4.口腔护理 5.生命体征测量 6.冷热疗法 7.卧位和搬运 8.鼻饲法 9.导尿术 10.大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 11.皮内、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 12.药物过敏试验 13.静脉输液 14.血标本采集 15.吸氧法 16.吸痰法 7.洗胃法 18.心肺复苏
|
床头柜 | 21 | |||
床头设备带 | 24 | |||
输液轨道含输液架 | 21 | |||
治疗车 | 17 | |||
新型多功能护理人实习模型 | 31 | |||
注射泵 | 4 | |||
输液泵 | 4 | |||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1 | |||
全自动洗胃机 | 1 | |||
洗头车 | 2 | |||
轮椅 | 2 | |||
平车 | 1 | |||
高级压疮(褥疮)护理模型 | 2 | |||
牙护理保健模型 | 8 | |||
红外线治疗灯 | 2 | |||
多功能肌内注射模块 | 2 | |||
高级手臂血压测量训练模型 | 1 | |||
带警示透明洗胃机制模型 | 1 | |||
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 1 | |||
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 1 | |||
皮内注射模型 | 2 | |||
上臂肌内注射模型 | 2 | |||
灌肠与肛管排气训练模型 | 1 | |||
高级鼻饲管与气管护理模型 | 1 | |||
成人气管插管模型 | 1 | |||
吸痰练习模型 | 1 | |||
玻璃体温计 | 1 | |||
红外线体温计 | 10 | |||
2 | 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实训室 | 高智能数字网络化体格检查教学系统 | 1 | 1.体格检查 2.常规诊疗技术 |
高智能数字网络化体格检查教学系统 | 8 | |||
3 | 外科护理实训室、模拟手术室 | 常用手术器械包 | 6 | 1.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外科手消毒、穿脱无菌手术衣、脱戴无菌手套) 2.常用外科手术器械的辨认及使用 3.无菌器械台的建立、体位的摆放、消毒、铺巾配合 4.手术配合及无菌器械台的管理 5.外科换药术 6.外科止血包扎 |
全身四肢骨折固定 | 1 | |||
高级创伤模型 | 1 | |||
普通护理床 | 3 | |||
外科打结技能训练模型 | 1 | |||
闭式引流拔管换药模型 | 1 | |||
骨科牵引床及用物 | 1 | |||
诊断床 | 3 | |||
换药车 | 2 | |||
高级外科缝合手臂模型 | 1 | |||
高级外科缝合下肢模型 | 1 | |||
缝合练习模块(附底座) | 2 | |||
肠管吻合模型 | 2 | |||
外科缝合包扎展示模型 | 1 | |||
清创缝合训练头部模型 | 1 | |||
干湿分离吊塔 | 1 | |||
无菌操作模拟人 | 1 | |||
不锈钢器械柜 | 1 | |||
不锈钢扇形手术器械车 | 1 | |||
手术气密门 | 3 | |||
紫外线消毒车 | 1 | |||
鞋柜 | 2 | |||
更衣柜(三门) | 2 | |||
感应洗手池(三人位) | 2 | |||
刷手用具 | 5 | |||
整体反射子母无影灯 | 1 | |||
多参数监护仪 | 1 | |||
干湿分离吊塔 | 1 | |||
不锈钢器械柜 | 1 | |||
不锈钢扇形手术器械车 | 1 | |||
紫外线消毒车 | 1 | |||
4 | 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实训室 | 高级妇科检查模型 | 1 | 1.产科腹部检查与骨盆测量 2.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辨别 3.演示分娩机制 4.自然分娩平产接生技术配合 5.母乳喂养指导及乳房护理 6.会阴擦洗 7.新生儿、婴儿沐浴 8.新生儿、婴儿抚触 9.更换尿布法 10.小儿生长发育测量技术 |
孕妇四步触诊检查模拟人 | 1 | |||
高级乳房检查模型 | 1 | |||
女性骨盆附生殖器官模型 | 1 | |||
骨盆测量示教模型 | 1 | |||
普通病床(含床垫) | 2 | |||
妇科检查床 | 2 | |||
新生儿护理模型 | 2 | |||
新生儿床 | 2 | |||
卧式婴儿身长测量板 | 2 | |||
多功能婴儿洗浴池 | 5 | |||
婴儿培养箱 | 1 | |||
婴儿辐射暖箱 | 1 | |||
5 | 解剖实训室 | 3D虚拟解剖系统 | 1 | 骨学、关节、肌学、呼吸系统、泌 尿系统、生殖系统、心 脏、动脉、静脉、淋巴、 视、听器、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
模型 | 20 | |||
标本 | 68 | |||
整体标本 | 20 | |||
教学图片 | 20 | |||
6 | 生理、生化实训室 | 旋转蒸发仪 | 1 | 刻度吸量管的使用、醋纤膜电泳实验、家兔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 和解救、利尿药和脱水药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酶的特异性、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肝的酮体生成作用、ABO血型鉴定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呼吸运动调节、心血管活动调节、人体动脉血压测量、胃肠运动观察 |
凯氏定氮仪 | 1 | |||
低速离心机 | 1 |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1 | |||
通风橱 | 1 | |||
试剂柜 | 1 | |||
中央试剂台 | 2 | |||
家兔实验成套通用器械 | 1 | |||
蛙类实验成套通用器械 | 1 | |||
小白鼠实验成套通用器械 | 1 | |||
动物实验试玻化剂批 | 1 | |||
智能热板仪 | 1 | |||
视力检测表 | 2 | |||
色弱、色盲检测表 | 2 | |||
动物呼吸机 | 1 | |||
记纹器 | 1 | |||
传动装置 | 1 | |||
电刺激装置 | 1 | |||
电子计时器 | 2 | |||
恒温平滑肌槽 | 5 | |||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5 | |||
电脑 | 5 | |||
生理实验室中央台 | 2 |
结合我校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以及专业发展目标,充分利用长沙县中医院、湘阴县第三人民医院、湘岳附属中心医院、宁乡中医院等二甲以上综合性实习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护理相关实习岗位,以上医院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及数量能满足实验教学与技能训练的需要,能涵盖当前护理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完全能满足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需要。
学校与以上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协作完成学生接触临床、服务社会的教育过程,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临床实习计划、大纲完备,实习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以及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校外实训基地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管理规范,学校配备实践教学专职管理人员,实习基地配备专人负责实践教学项目的协调和落实,与学校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共同选拔临床带教老师和督导其教学质量;临床各科室配备兼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实施实践教学,保证教学效果,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临床实习带教实行“一对一"带教,有保障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学校教材制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学校党委会审核的教材 建设制度,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本专业教材优先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专系列国家级“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临教结合创新型最新版本教材。积极完善“课证融通"机制,将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贴台行业需求与岗位特色。积极收集中国卫生与健康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行业规则与条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分标准、湖南省中职护理技能抽查标准以及临床护理最新进展信息,及时添加教学内容及更新相关教学知识。根据教学改革需要,部分课程可选用自编临教结合的活页式或手册式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且方便师生查询、借阅。馆藏结构合理,以医学、护理专业文献资源为主体、其他各类文献资源作补充的馆藏体系,护理专业类图书文献应包括护理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护理类实验实训手册等,护理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应订阅5种以上影响因子较高的护理专业学术期刊,如《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护理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馆内设有医学书库、社科书库、文刊阅览室、 医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外文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每年应定时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接,适时增加和购置本专业最新图书文献、护理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护理专业学术期刊等资源。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校内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全部接入校园网,方便师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查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医考网、 慕课、超星和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数字资源,学习通、雨课堂、职教云、智慧职教等进行网络授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已有虚拟仿真系统和购买护理专业虚拟仿真操作软件,完善仿真实训教学平台。更新和完善《基础护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及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全覆盖,将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开发和完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及题库,不断增加教学资源的品种,提高教学资源的针对性,以满足教学需要。
(四)教学方法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突出能力本位,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优化传统讲授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 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学习评价
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总结性考核与发展性考核相结合的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时,可补考2次;选修课的考核、成绩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未通过时,可补考1次。
2.课程考试、考核办法:
①平时作业及实验报告:约占10%左右,每周至少1次;
②出勤成绩:约占5%,缺课1次扣1分,迟到1次扣0.5分,以此类推;
③课堂表现:约占5%,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态度、成长与进步赋分。
④阶段考核:将课程内容划分为2-3个学习单元,不定期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抽考(可以是笔试、口试、演讲、考察(专题)报告、某项操作技能测试等),题量、测试时间可灵活掌握,约占20%;
⑤期末测试:约占60%,主要采用综合性理论笔试与技能操作测试,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期末。
以上5部分成绩集合就是每名学生所学课程最终成绩。为了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证性,主干课程将全部建立试题库,其中检测实践操作、应用能力题目要达到50%以上。
3.职业能力考试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计算机、英语职业能力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4.普通话水平测试
所有学生参加长沙市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获得二级乙等以上证书。
5.毕业实习成绩
学生修完所有专业课程后,必须参加专业实习,其实习表现成绩(由实习指导教师按学生实习表现给分)占实习成绩的50%。
6.毕业考核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考查并合格;
(2)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考查并合格,专业考查针对专业主干课程开展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
(六)质量管理
1.本专业由护理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护理专业发展规划,构建及修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为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指导和建议。学校和系部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健全专业教学、实习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实习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
2.学校和系部设有教学管理办公室、实习管理办公室,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实习检查,深化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督导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成立听课小组,每年对专兼职老师听课2 次,每学期开展评教、评学2次,建立与医院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设有招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九、毕业要求
1.学籍管理要求: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素质要求:达到本方案和依据本方案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及人文素养、科学文化、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3.学业要求:完成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且成绩合格;凡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4.学分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有“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应考核合格,达到培养规格中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修满170以上学分。杜绝毕业“清考”,“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需申请课程重修,重修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获得相应学分。“任选”课程应合计完成12学分。
5.社会实践要求:完成本专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实习,直至合格后方可发放毕业证书。
6.证书要求:鼓励获得1+X证书体系职业资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二级乙等以上成绩。
7.毕业考查: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普测、专业考查。毕业实习36周,且鉴定合格。
8.其他要求:无纪律处分和其他违法行为或已被解除;符合学校制定的其他毕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