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全面争取建设为现代化高等学校(大学)  2024-11-21  星期四

经世致用 · 开来继往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2.专业代码:66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全日制3年。凡在3年基本修业年限难以达到毕业要求的,或因休学等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允许延期完成学业,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1   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A

所属专业类

(代码)

B

对应行业

(代码)

C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D

主要技术领域举例

E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F

装备制造大类

66

 

自动化类6603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36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40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2-02-07-02

机床装调维修工6-20-03-01

电子器件制造人员6-25-02-01

机修钳工、车工、维修电工

钳工证书

焊工证书

维修电工证书

 

(二)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可以取得焊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钳工职业资格证书和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建议等级

1

焊工证

长沙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中级

2

钳工证

长沙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中级

3

维修电工证

长沙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中级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以及机电设备营销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以及机电设备营销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1.素质

Q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Q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Q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Q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Q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Q6.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Q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2.知识

K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K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K3 .具有根据图样要求进行钳工、车工操作的能力。

K4 .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K5 .具有应用PLC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K6 .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K7 .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K8 .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夹具及仪器仪表和辅助设备的能力。

3.能力

A1. 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A2 .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A3. 能初步进行典型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A4. 能对机电场频进行故障诊断,并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A5. 能对机电产品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A6.具备车削设备、刀具、夹具、量具选用的能力

A7 .掌握钳工、车工基本技术的应用。

A8 .具备数控车床编程的能力。

A9. 具备车床维护与调整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情况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门)

学分

小计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

1

公共基础必修课

16

72

语文、数学、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公共艺术、历史、物理、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2

公共基础选修课

2

3

社交礼仪、企业文化与管理智慧

3

公共基础限选课

2

4

书法、办公软件

4

专业基础课

7

39

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基础、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制作电工技术、钳工技能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

5

专业核心课

4

15

低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

6

专业拓展课

2

12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7

集中实践课程

4

47.5

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跟岗实习、毕业教育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素质目标】帮助中职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中职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相应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坚定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立场;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正确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现状和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初步调查研究能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2.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实际设计自己的理论教学形式和实践教学形式。

2.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有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辩论赛、演讲、时事评论、故事会、小品制作和演出、经典读书会、红色旅游以及资料搜集和展示等等。

3.教学不仅要突出理论特色更要注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社会,建设社会,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4.除了课堂教学外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多观察多思考勤动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可以鼓励学生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重温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现阶段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多结合学生实际分配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现实,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意识。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高中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1.心理健康与心理求助;

2.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3.挫折心理与情绪调节;

4.学生学习心理;

5.学生人际交往与恋爱心理;

6.学生网络心理与调试。

1.激发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2.以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职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问题讨论、知识讲述、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及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3

哲学与人生

【素质目标】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能力目标】提高中职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素质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自觉践行礼仪规范,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3.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4.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5.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6.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7.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8.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9.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0.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1.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1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5

语文

【素质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语文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注重优秀文化的积累和熏陶,拓宽文化视野。

【能力目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现代文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中华经典典籍导读;

4.中国古典诗文鉴赏;

5.中国近代诗文鉴赏;

6.中国现代诗文鉴赏;

7.语言表达交流;

8.应用写作训练。

1.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

2.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内容的思想性,实施课程全过程育人;

3.运用视频、音频、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采取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

4.教学在多媒体教室,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等。

5.通过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6

数学

【素质目标】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习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着力于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职业技术所需要的数学技能,增进信息意识和计算能力。

1.集合、充要条件;

2.不等式、函数;

3.三角函数;

4.数列;

5.平面向量;

6.平面解析几何等;

7.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8.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9.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1.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

2.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案例引入教学;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7

英语

【素质目标】具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够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1.城市与国家;

2.文化习俗;

3.环境保护 ;

4.名人;

5.气候与天气;

6.假日与节日;

7.疾病与健康;

8.工作与就业;

9.社会交际;

10.科学技术;

11.人际关系;

12.个人信息;

13.名胜古迹等。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8

物理

【素质目标】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品质;能基于证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能耐心倾听他人意见;了解物理与科技进步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绿色生活方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行为表现。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结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能用其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用恰当的模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能对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掌握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能对记录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正确结论。

【能力目标】能运用科学证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物理技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探究设计的意识,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证据、结果验证、反思改进的能力。

1.运动和力;

2.功和能;

3.热现象及能量守恒;

4.直流电及应用;

5.电与磁及应用;

6.光现象及应用;

7.核能及应用;

8.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9.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及应用。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物理课程育人功能;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6.课程考核采用日常学习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9

体育

健康

【素质目标】形成健康的行为 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 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田径;

2.体操;

3.球类;

4.武术;

5.气排球;

6.篮球;

7.羽毛球;

8.乒乓球;

9.体育保健。

1.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发现式、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主动体育等多种教学模式,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采用“研究完整法与分解法。讲解法与示范法。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的方法组织教学。

10

信息技术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计算机基本应用;

2.Word文档制作;

3.Word长文档制作;

4.Excel表格处理;

5.Excel高级图表;

6.数据统计分析;

7.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8.Office联合办公;

9.信息检索;

10.简单图像处理。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施全方位育人;

2.以任务驱动,情境式案例教学,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作品、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

11

公共艺术

【素质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目标】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

【能力目标】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意表达。

1.音乐鉴赏与实践;

2.美术鉴赏与实践;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

3.遵循身心发展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4.适应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12

历史

【素质目标】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生,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

【知识目标】知道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与现象;了解历史时序,了解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4.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运动;

5.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6.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

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0.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迈进新世纪。

1.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2.教学中结合学生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话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3.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4.采用“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

13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素质目标】培养爱国、爱校、爱集体意识和热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坚强、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

【知识目标】了解学校及各学校的基本情况、熟悉校园环境,掌握职高学习和职高生活的基本规律;通过入学教育,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帮助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能力目标】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服从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和专业学习的认知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的能力。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1.纪律教育;

2.专业教育;

3.礼仪讲座;

4.国防讲座;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

6.国学讲座;

7.法律讲座;

8.心理讲座;

9.安全教育;

10.正步的行进与立定   步伐变换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1.队列、方队的展示练习  特色拓展科目训练。

 

 

1.入学教育旨在引导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系部各项规章制度,了解新的学习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与学习方法,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形成与大学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为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军事训练旨在使学生在军事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通过对学生的严格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4

安全教育

【素质目标】中职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积极努力。

【知识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了解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安全教育,中职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1.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2.出行平安、交通安全;

3.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4.社会实践与求职安全;

5.心理安全;

6.文化安全;

7.高中学生危机事件应对;

8.网络安全;

9.学校稳定。

1.课堂教学可采用教师、同学联合讲课和教师归纳小结;多媒体、视频配合;分组讨论和辩论、学习心得展示等,要利用好每篇中的“案例导入”、“安全知识”等。引导同学们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统一起来,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选取案例要有代表性能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对学生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自觉性。

15

劳动教育

【知识目标】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素质目标】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1.宣传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此外,通过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以及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或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的理念。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可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次,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班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学习内容的指标体系和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

1.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2.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切实体会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6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素质目标】认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热爱劳动和生活的观念,体验自身的劳动技术能力、建立质量、效益、合作、安全、环保等现代技术意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知识目标】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

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获得从事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体脑结合,提高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

1.家政领域:烹饪、洗涤,家电的使

用、保养和维修,财物的管理和使用等

2.技术基础领域:继续学习劳动技术,掌握操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感受技术的奥秘与价值。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增进创造的愉悦。

3.职业引导学习领域:关注社会职业,学会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接触和分析一些创业案例,初步认识创业的过程和意义。

1.与自我服务劳动相结合:要求学生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

2.与学校服务劳动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大扫除劳动,让学生为美化校园、美化班级出力。如擦窗扫地、布置教室、植树浇花、冲洗厕所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

3.与家庭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其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做好父母的帮手,培养孝敬父母长辈的美德;

4.与社会服务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义务劳动,如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清扫公共场所   ,让学生认识到为社会进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无比光荣的;

5.与团员党员活动相结合:利用团员党员的创造活动、劳动主题会、参观访问等进行劳动教育,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幸福,从而受到教育。

 2.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

(1)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5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机械制图及CAD

【素质目标】能识读机电设备的零件图与装配图,

【知识目标】掌握机械工程图的识图、绘图的一般原则,会识图、绘图、计算机绘图、测绘。

【能力目标】 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的组装.

掌握机械工程图的识图、绘图的一般原则,会识图、绘图、计算机绘图、测绘。

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及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掌握电工、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2

机械基础

【素质目标】了解电子电器生产、组装与维修所需的识图能力和钳工的基本技能;

【知识目标】掌握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根据简单的图纸要求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组装与维修所需的识图能力和钳工.

了解电子电器生产、组装与维修所需的识图能力和钳工的基本技能;掌握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实践性机械识图;会根据简单的图纸要求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能进行简单的实践性机械识图;会根据简单的图纸要求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了解电子电器生产、组装与维修所需的识图能力和钳工的基本技能;掌握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3

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制作

【素质目标】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基本知识

【知识目标】会使用基本的电工仪表,会【能力目标】进行一般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及维修,

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基本知识,会一般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及电路的安装调试。

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基本知识,会一般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及电路的安装调试,能制作简单电子产品,会使用基本的电工仪表,会进行一般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及维修。

能制作简单电子产品,会使用基本的电工仪表,会进行一般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及维修。掌握电工电子电路基本知识,会一般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及电路的安装调试。

4

电工技术

【素质目标】了解电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和主要技术参数,

【能力目标】能严格执行电力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茶

按运行规程对发电机组进行正常的开机和停机操作,能判断发电机的事故停机和紧急停机,能按运行规程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处理、能检修发电机常见的故障。

能严格执行电力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能判断发电机的事故停机和紧急停机,能按运行规程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处理

5

钳工技能实训

【素质目标】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和标准

【知识目标】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

6

电工技能实训

【素质目标】能对各种常用电机进行拆装与维修

【知识目标】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室内线路的安装,能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

【能力目标】能对各种常用电机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装与维修

能对各种常用电机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装与维修,能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

能进行室内线路的安装,能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能对各种常用电机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装与维修

7

电子技能训练

【素质目标】会依照电子线路原理图安装线路,会用仪器测量有关参数,

【知识目标】能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测,

【能力目标】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基础知识.

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基础知识,能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测,会依照电子线路原理图安装线路,会用仪器测量有关参数

能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测,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基础知识,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基础知识,能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测。

(2)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6所示。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低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素质目标】掌握基本低压电器的结构工艺,工作原理

【知识目标】会根据具体环境选用合理的低压电器

【能力目标】熟悉各种低压电器的安装调试方法。

掌握常用小型PLCI/O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掌握常用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

2

单片机技术

【素质目标】掌握单片机的组成、内部结构、指令系统,以及定时/计数器的原理、中断系统,

【知识目标】掌握单片机输入、输出接口的原理与扩展方式等。

【能力目标】具有设计典型应用单元模块程序的初步能力

熟练掌握单片机内部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指令系统,掌握程序的设计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设计常用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熟悉常用的外围接口芯片及典型电路。熟悉设计、调试单片机的应用系统的一般方法,具有初步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方法。

掌握程序的设计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设计常用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熟悉常用的外围接口芯片及典型电路。熟悉设计、调试单片机的应用系统的一般方法,具有初步的软、硬件设计能力。

3

液压与气动技术

【素质目标】了解各种基本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和特点。

【知识目标】具有分析、使用和调试、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初步能力,今后【能力目标】从事机电产品的使用和维护、设计和制造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常用液压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常用气动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液压叠加阀、插装阀和多路阀  电液伺服控制阀、电液比例控制阀 气动逻辑控制元件 

 

掌握液压油的主要性质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常用液压与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其结构; 能分析各种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了解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类型; 初步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4

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

【素质目标】具备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加工设备、安装、调试

【能力目标】能够具有检测、运行、维修等工作能力

掌握常用的测量方法,掌握常用机构和零件的工作原理   与结构特点,熟悉机床及工艺装备的结构及设计要点。    机械制造基本能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及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实施加工工艺规程,分析解决加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计算,常用电工仪表工具的使用

具有编制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艺的能力; 常用机电设备验收、安装、调试、判断设备故障及维修的能力;   具有维修电工、机修钳工或某种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能
  力。

 

(3)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7所示。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

【素质目标】.基本掌握机电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知识目标】会对机电企业的产品进行经营活动分析、判错和营销;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机电产品营销技术。

要内容包括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如何寻找市场机会、机电产品购买者行为分析、机电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机电产品的定价、销售渠道与促销、机电产品。还收集了常见机电产品营销的档案,使得学生在今后就业过程中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岗位。 

机电产品购买者行为分析、机电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机电产品的定价、销售渠道与促销、机电产品。还收集了常见机电产品营销的档案

2

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素质目标】.实施顾客满意度提升与服务管理 ,实施汽车维修配件管理,

【知识目标】认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系,项目实施客户满意读提升与服务管理。

【能力目标】掌握特约经销商基础知识,前台接待,车间修理,备件管理,索赔管理,经销商内部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特约经销商其他业务,汽车生产企业与特约经销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等内容。

 

主要任务:通过对本学期的学期,让学生掌握特约经销商基础知识,前台接待,车间修理,备件管理,索赔管理,经销商内部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特约经销商其他业务,汽车生产企业与特约经销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等内容。

 

前台接待,车间修理,备件管理,索赔管理,经销商内部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特约经销商其他业务

3.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如表8所示。

 集中实践课程设置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1

社会实践

【素质目标】培养对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知识目标】,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能力目标】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开展勤工助学,能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增加对社会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

2.劳动锻炼。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3.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1.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

2.深入工农,,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3.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

4.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

顶岗实习

使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和技术支持能力;能够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具有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具有熟练进行生产技术实施的能力; 具有进行机械产品商务代理及售后维修能力,核心能力: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顶岗实习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三学年,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活动。通过顶岗实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能进行生产组织管理, 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 熟悉典型机电产品性能。能够了解典型机电产品结构、性能及使用常识 ,掌握典型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 能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

3

跟岗实习

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具有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具有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和技术支持能力。

综合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实习训练,放在专业课程学完之后,集机械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PLC技术等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 刀具的选用与刃磨 刀具知识 工件的装夹 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 通用、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 熟练使用通用量具、专用量具 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 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

4

毕业教育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学生们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念;

【知识目标】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学生只有“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能力目标】主要通过形势分析、个人困惑、心理调适、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就业理念和岗位适应能力。

1.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2.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综述

3.我的人际交往

4.毕业生面对社会应有的心理准备

5.振兴中华,匹夫有责

1.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结合小组研讨法和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将毕业教育课程分为以上几个项目,按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价。

2.学生用座谈和讨论的方式,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提炼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教师只进行适当的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价、升华。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表

表8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年级/学期/教学周/课时数

考核
  方式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学时

1

2

3

4

5

6

20

20

20

20

20

20

公共基础
  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11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必修课

2

36

26

10


2*18W





考查

1100003

哲学与人生

必修课

2

36

36

0



2*18W




考查

1100004

职业道德与法律

必修课

2

36

30

6




2*18W

2*18W


考查

1100005

语文

必修课

11

198

120

78

4*18W

4*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6

数学

必修课

8

144

120

24

2*18W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7

英语

必修课

8

144

90

54

2*18W

2*18W

2*18W

2*18W

2*18W


考试

1100008

体育与健康

必修课

8

144

44

100

2*18W

2*18W

2*18W

2*18W

2*18W


考查

1100009

信息技术

必修课

8

144

44

100

3*18W

3*18W


2*18W



考试

1100010

公共艺术

必修课

2

36

16

20

1*18W

1*18W





考查

1100011

历史

必修课

4

72

72

0

2*18W

2*18W





考查

1100014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必修课

3

60

10

50

2W






考查

1100015

安全教育

必修课

1

18

18

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

考查

1100016

劳动教育

必修课

5

90

0

90

1*18W

1*18W

1*18W

1*18W

1*18W


考查

1100017

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

必修课

1

18

0

18


*






1100012

物理

必修课

5

90

70

20

3*18W

2*18W





考试

小计

72

1302

732

570








公共基础限选课程

1200001

社交礼仪

限选课

2

36

12

24




2*18W



考试

1200002

企业文化与管理智慧

限选课

1

18

18

0




1*18W

1*18W


考查

小计

3

54

30

24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1300001

书法

任选课

2

36

16

20




2*18W



考查

1300002

办公软件

任选课

2

36

0

36




2*18W




小计

4

72

16

56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2107101

机械制图及CAD

必修课

8

104

52

52

4*18W

4*18W





考试

2107102

机械基础

必修课

8

144

100

44



4*18W

4*18W



考试

2107103

电工电子线路分析与制作

必修课

8

104

52

52


4*18W

4*18W




考试

2107104

电工技术

必修课

6

54

18

36

3*18W

3*18W





考试

2107105

钳工技能实训

必修课

3

54

18

36

3*18W






考试

2107106

电工技能实训

必修课

3

54

18

36


3*18W





考试

2107107

电子技能实训

必修课

3

54

18

36

3*18W






考试

小计

39

568

276

292








专业核心课程

2107201

低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必修课

4

72

36

36



4*18W




考试

2107202

单片机技术

必修课

4

72

36

36





4*18W


考试

2107203

液压与气动技术

必修课

3

144

72

72




3*18W



考试

2107204

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

必修课

4

108

54

54





4*18W


考试

小计

15

396

198

198








专业拓展课程

2107301

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选修课

6

108

54

54




6*18W



考查

2107302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

选修课

6

108

54

54




6*18W



考查


    小计

12

216

108

108








集中实践
  课程/环节

3100401

社会实践

必修课

3

60

0

60



2W




考查

3100402

顶岗实习

必修课

30

540

0

540






28

考查

3100403

跟岗实习

必修课

2

30

0

30





*


考查

3100404

毕业教育

必修课

0.5

10

10

0






*

考查

小计

47.5

868

38

830

30

28

28

31

29

28


总  计

183.5

3314

1326

1988









(二)学时与学分分配

学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

门数

学分小计

学时分配

备 注

学时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20

78

1410

42.55%

其中选修课程342学时,占总学时10%

专业(技能)课程

17

105.5

1904

57.45%

总学时数为  3314,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数为1988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为60%。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1)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梯队结构合理,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结构。

2)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3)专业教师中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兼职教师一般要求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4)兼职教师应来自于企业,能工巧匠,资深的企业技术人员,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5)要求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对口企业并实践时间累积达到2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


 

10  师资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

比例(%

职称结构

副教授及以上

20%

讲师

45%

助教

35%

学历结构

本科及以上

90%

专科

10%

年龄结构

25-35

20%

36-50

60%

50岁以上

20%

双师型教师


60%

生师比


111

2.专业带头人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书,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水平;

4)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经历,5年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在行业企业的技术领域一定影响力;

5)具备运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的能力;

6)具有主持和组织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中职特色教材编写、制定教学标准制定、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能力。

张文智,大学本科学历、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副教授、首批1+X证书体系培训师、考评员、机械工业人才评价高级考评员、应急管理部新能源汽车安全员、考评员、省市学生技能竞赛裁判。有12年企业技术工作经验、17年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及科研经验,现任教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钣金与涂装等课程。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主编、参编教材2部。

3.专任教师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热爱关心学生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3)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书,讲师或工程师以上水平;

4)有3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和3年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经历;

5)富有创新协作精神,能承担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设计和实施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应具有5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担任主管以上职务,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热心教育事业,能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能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5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见下表(以200学生数为基准)。

表11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1

电工基础实训室

通用电工实验台

KY2003

52

2

电工技能实训室

进户箱及室内布线

TH-DD3

52

3

电子基础实训室

多功能实验台

THDM-1

52

4

电力拖动与PLC实训室

PLC实训装置

FX2N-32MR

52

5

计算机房

计算机



6

钳工实训室

钳工台

KC150-D5

36

7

电机实训室

步进电机控制实训装置


50

8

单片机综合实训室

计算机、单片机实验箱

THDPJ-2

52

11

维修电工实训室

万用表、转速表、功率表、钳形电流表、常用的低压电器、电工操作台、低压配电柜等

亚龙

20

3.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生源规模,需要哪几种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大致数量多少,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教学师资、实习岗位性质和内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其中公共课教材采用符合教育部颁中职相关课程标准的教材。

(2)专业课程教材必须选用职业教育类机工社和高教社教材,为配合课程讲授,优先选用与专业实训条件相对应的项目化教材、活页式教材,并且配套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满足现场教学需要的同时为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资源。

(3)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国家标准、企业技术文件作为作为辅助教材,支持教师根据知识点、技能点要求,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器材灵活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包括教科书、行业期刊、专业期刊、课程题库、相关技术标准、厂家技术资料、其他教学辅助材料等。学生学习辅助材料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度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升思维品质及职业素养;教师教学辅助材料及资源应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利用经过数字化处理,可在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应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有效各种利用线上、线下数字化资源,激发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推广开放共享、优化配置数字化资源的经验。

(四)教学方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建“双核心、三阶段、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行业专家密切合作,依托区域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在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核心技能”为中心,经过第一、二学期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阶段,第三、四、五学期进行工学结合,交替学习提高阶段,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全面提升阶段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的能力从职业基础能力到专业核心能力最后到岗位综合能力,并达到五合一的目标,即“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合一”、“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合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合一”的目标。

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国家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制订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订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制订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

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省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程教学指导方案,制订公共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以证代考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程性考核是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过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思想道德、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作业习题、动手能力等;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考核内容分掌握(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所学的内容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熟悉(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和逻辑性思维)三个层次,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1.公共课

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过程性考核为辅。

2.专业基本能力课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本方案确定的课证融通课程考核内容依托1+X证书体系初级技能所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非课证融通课程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点和技能点制定考核方案和考试题库。每门课程的考核必须包括不少于15%的职业素养考核内容。

3.岗位核心能力课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本方案确定的课证融通课程考核内容依托1+X证书体系初级技能所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非课证融通课程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点和技能点制定考核方案和考试题库。每门课程的考核必须包括不少于15%的职业素养考核内容。并结合实践结果(作品)综合加以评定,以实作能力来确定考核成绩。

引入第三方评价:在教学评价和在课程的考核中引入企业与行业专家、升学学校、学生家长、已毕业学生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考核中,采用学生在现场展示与答辩的考核方式,由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组成考试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展示并讲解项目成果,考试小组相关人员提问,学生及其项目组成员作答,考试小组按评价标准给分,再由企业专家测评。

(六)质量管理

1.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1)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指挥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确定学校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制定实现目标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2)评价与诊断系统。由校长领导、教学管理部门、督导组成员、各教研室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依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教学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适时采集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整理分析,并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简报、督导简报、学校通报及网络公告等形式反馈给有关部门。

(4)教学支撑系统。主要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构成,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保证教学质量所需的各种条件。

2.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教学工作例会

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各教学单位、教务部及教学保障部门参加的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及时了解、协调、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的运行。

(2)干部听课

要落实学校《干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随堂听课4次,了解教学运行情况,与任课教师沟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督导工作

要按照学校《督导组工作条例》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组要采取听课、会议、座谈、调查等工作方式,多渠道了解和反馈教学工作信息,保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4)“三期”教学检查

要坚持开展“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期初重点检查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学生出勤情况、教学保障情况、教学运行秩序等;期中重点检查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状态;期末主要检查考试工作、教学文件存档等。还要安排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项检查。检查结果通过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简报、网络公告等方式将进行反馈。

(5)教学互评

要坚持开展每学期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组织学生从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组织教师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为改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提供重要依据。

(6)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员信息采集及分析

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员的作用。定期召开教学信息员会议,收发教学信息反馈表,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状况,对教学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7)教学总结

要做好教学总结工作。每学期教学管理部门、各系、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应针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学校领导每学年要对教研室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8)毕业生跟踪调查

要注意吸收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对毕业学生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跟踪调查。主要通过座谈或问卷调查,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征求意见;收集校友所在单位对我校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九、毕业要求

1.学籍管理要求: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素质要求:达到本方案和依据本方案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及人文素养、科学文化、职业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要求。

3.学业要求:完成本专业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且成绩合格;凡所规定的课程、实训科目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4.学时学分要求:≥3300学时,≥185学分

5.社会实践要求:完成本专业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实习,直至合格后方可发放毕业证书。

6.证书要求:鼓励获得1+X证书体系初级职业资格;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二级乙等以上成绩。

7.毕业考查: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普测、专业考查。

8.其他要求:无纪律处分和其他违法行为或已被解除;符合学校制定的其他毕业要求。



上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顶部
长沙市经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QQ QQ咨询
办事指南 办事指南
在线报名 在线报名
来校路线 来校路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